從事室內設計多年,經常有客戶說:他不會收納、東西又多。希望我幫他規劃多一點收納空間。以前經驗比較少的時候,就幫客戶做了許多櫃子。後來慢慢發現,對一個光買東西、不丟東西的人,做再多的收納櫃也是不夠的!收納,其實是一個觀念及生活習慣。這個習慣該如何養成呢?可分為4個步驟:1 丟棄 2 分類 3定位 4歸位:

 

1丟棄

由於儲物的空間有限,對於鞋子、衣服、襪子、皮包、書籍、玩具這種同類型且數量多的物品,先看看哪些東西已經幾年沒穿或沒用,就應該送人或丟掉。你一定會說:沒壞就丟掉、豈不是太浪費了,也許下次可以穿?事實上,現代人每年或每季都會買新衣服、新鞋子,所以幾乎不可能把一件衣服穿壞的,就把它送給更需要的人吧!

書籍、雜誌也是如此,有些書也許看過一遍,也許還沒翻過就束之高閣,總想著有一天休假或退休的時候會讀它吧!但每個月又會買幾本新書……不如把這些塵封已久的書捐贈給圖書館,當有一天你想要讀那本書的時候,還可以去圖書館借呢!雜誌亦是如此,每幾個月整理一次,把你需要的專題撕下,放進A4資料夾裏,其他的就可以回收了。這是現代人必要的生活新概念──適度的丟棄、送人。 

 

2分類

依季節將衣物、鞋子、皮包做個分類,在台灣大約可分為冬、夏兩季,這是人人都會做的事,但大家還少做了一個步驟,就是在整理箱上標記內容物,這樣可避免臨時要找東西時的困擾。

 

3定位

幫你的物品找一個家。你可以把每個空間常用的東西列出來,幫它在那個空間的櫃子裏找個「家」,比如玄關區的鞋櫃,除了鞋子、室內拖鞋外,如鑰匙、信件等這些出入時使用的物品也可以收納於此。很多人家裏一團亂的原因,就是因為每個櫃子都有類似的東西,每找一項東西,就得把全部的櫃子翻過一遍,將東西定位即可避免這樣的情況。

在定位物品時,要顧及使用習慣及方便性,例如筆、剪刀這類東西,如果你在客、餐廳及書房這些空間活動時都會用到,就在這三個空間各準備一份、用筆筒集中起來,以免只放在書房裡,一旦拿到客廳使用後,就懶得再放回原來的位置,隨手亂放……但收納也不是永遠一絲不苟,給自己過大的壓力,一旦決定每個抽屜收東西的「主題」後,抽屜裡倒不必過於整齊,舉例來說,當你把各式保證書固定放進一個抽屜裡,只要拿到保證書都丟進去,不論抽屜裡多混亂,只要抽屜關好,外表看來仍是整齊美觀,你瞧,收納也可以是輕鬆自在的。

4歸位

隨手將東西歸位,避免下次要用的時候找不到,而把空間弄亂。要有耐心持續歸位的動作,直到成為無意識的習慣為止。即使完成了前三個步驟,歸位這個動作才真正決定你的「收納」功夫是否真正功德圓滿了!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覲得空間設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