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Sep 18 Thu 2008 11:26
9/18中視午間新聞播出的專題採訪
- Sep 12 Fri 2008 12:00
美麗的家
我美麗又大方的游姐,中秋節快樂!!!!
越來越喜歡呆坐在客廳上的sofa上「放空」……然後細細欣賞家裡的每個角落。好舒服的一個家 ! 美麗但不失其機能與實用性,再次證明我們當初「革命性」的決定是對的,是值得的 ! 真的很謝謝游姐及所有工作團隊(especially Sam,蔡大哥& Nana)所做的努力。
也很謝謝游姐無形的幫我們上了好幾堂 「收納」、「色彩」及「空間」的課,從此我們有了新的體驗及領悟,原來……生活也可以這樣。
「你們家好舒服 ! 好喜歡 ! ……」這是大部分客人給的評語。 沒錯,當設計融入生活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時,就是「好」的設計,「美」的設計! 我想這就是百大No.1 所試著給我們的。
現在……我們每個人都好愛好愛這個美麗的「家」!!!
再次祝大夥佳節愉快,業績蒸蒸日上!
超愛你們的內湖屋主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們家的照片 http://jiinder.pixnet.net/blog/post/21255230
- Sep 11 Thu 2008 14:13
收納,是一種生活習慣
從事室內設計多年,經常有客戶說:他不會收納、東西又多。希望我幫他規劃多一點收納空間。以前經驗比較少的時候,就幫客戶做了許多櫃子。後來慢慢發現,對一個光買東西、不丟東西的人,做再多的收納櫃也是不夠的!收納,其實是一個觀念及生活習慣。這個習慣該如何養成呢?可分為4個步驟:1 丟棄 2 分類 3定位 4歸位:
1丟棄
由於儲物的空間有限,對於鞋子、衣服、襪子、皮包、書籍、玩具這種同類型且數量多的物品,先看看哪些東西已經幾年沒穿或沒用,就應該送人或丟掉。你一定會說:沒壞就丟掉、豈不是太浪費了,也許下次可以穿?事實上,現代人每年或每季都會買新衣服、新鞋子,所以幾乎不可能把一件衣服穿壞的,就把它送給更需要的人吧!
書籍、雜誌也是如此,有些書也許看過一遍,也許還沒翻過就束之高閣,總想著有一天休假或退休的時候會讀它吧!但每個月又會買幾本新書……不如把這些塵封已久的書捐贈給圖書館,當有一天你想要讀那本書的時候,還可以去圖書館借呢!雜誌亦是如此,每幾個月整理一次,把你需要的專題撕下,放進A4資料夾裏,其他的就可以回收了。這是現代人必要的生活新概念──適度的丟棄、送人。
2分類
依季節將衣物、鞋子、皮包做個分類,在台灣大約可分為冬、夏兩季,這是人人都會做的事,但大家還少做了一個步驟,就是在整理箱上標記內容物,這樣可避免臨時要找東西時的困擾。
3定位
幫你的物品找一個家。你可以把每個空間常用的東西列出來,幫它在那個空間的櫃子裏找個「家」,比如玄關區的鞋櫃,除了鞋子、室內拖鞋外,如鑰匙、信件等這些出入時使用的物品也可以收納於此。很多人家裏一團亂的原因,就是因為每個櫃子都有類似的東西,每找一項東西,就得把全部的櫃子翻過一遍,將東西定位即可避免這樣的情況。
- Sep 10 Wed 2008 12:27
找出風格訂做屬於自己味道的家
此案位在淡水竹圍,這次是第二次找我裝修了,屋主夫婦都在電視台工作,第一次裝修應該是5、6年前,當時兩人才剛結婚,買得是較小坪數的中古屋,因為屋主太太身處競爭激烈的新聞圈,希望回到家能好好休息,設計風格就走向溫暖的氛圍。這次換屋,不僅坪數變大,而且買的是預售屋,所以房子還沒蓋好就來找我。原本屋主一開始要求現代簡約的空間風格,但我一直覺得兩人的個性及生活型態並不適合,反倒現代融合鄉村的療癒氛圍較為適合,就要他們先挑自己喜歡的傢具,果不其然挑得傢具都是帶有鄉村的個性,這才決定了空間風格。
面對著難得的山岸景觀,我選擇現代融合鄉村的休閒氣氛,跳脫第一次裝修的風格,重新為屋主的新家換上新風貌。
除了風格,我覺得動線格局及收納機能很重要。因為生活順不順暢跟格局動線配置有關,像本案的屋主,堅持要當頂客族,所以沒有生小孩的念頭,那三房格局對他們來說還真有點太多。與其硬要隔成三房犧牲了主臥的收納機能,那倒不是把三房合併成兩房,擴大主臥空間,讓主臥擁有大更衣室,增加收納機能,生活更為舒適。
考量到屋主家中人口不多,將原本三房兩廳的格局改成兩房兩廳,兩房合併的超大主臥,不只擁有專屬的更衣室及浴室,為了屋主可以在主臥也能觀賞戶外美景,沿窗規劃了觀景沙發座還可兼臥榻,讓屋主可在此小憩。
由於主臥床頭上方有小樑,游淑慧用造型主牆擋樑,並選擇麻質壁紙裝飾,讓空間更具休閒的氛圍。
居家空間機能我認為最重要還是收納,但是收納不是到處做做櫃子就好,還是要考慮到空間格局及使用性。所以在這個案子,我特別在餐廳設計了結合電器櫃、展示櫃及酒櫃的多功能櫃,靠廚房的櫃體做為電器櫃,中間是酒櫃兼展示櫃,另一邊是雜物櫃,充份滿足收納機能。其它還有像客廳較薄的電視櫃也是因為考量面寬問題。還有主臥的觀景窗台,可做觀景的臥榻並兼做收納。還有些小地方的設計也很重要,像是壁面的消防灑水頭,我用壁貼裝飾。能把屋主都想不到的地方,都做周全的設計,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屋主對我會這麼信任的最大原因。 因為客廳面寬不足,電視櫃的尺寸變得更重要,我特地縮小電視櫃的厚度,以展示櫃結合電器櫃設計成多功能電視櫃,並以較柔和的壁紙作為裝飾,更能突顯出另一旁餐廳紅色壁紙的視覺焦點。
- Sep 05 Fri 2008 16:30
收納與展示共存的餐廳收納櫃
當廚房空間夠時,我會將電器櫃設計在廚房內,以方便使用。當廚房收納空間不夠時,就會利用餐廳餐具櫃的一部分做成電器櫃,但電器櫃在餐廳這個公共空間時,就有比較多考量,要使用便利又要美觀,要花更多的時間妥善規劃其機能。
首先你要考慮哪些電器用品會放在這個櫃子裏,它們長、寬、高的尺寸為何?並得注意有些電器是需要散熱空間的!
我個人認為電器櫃的收納順序如下:高度離地45公分以下做收納用抽屜(本文所列為大約高度,再依使用者身高調整),抽屜上方,用抽板來放電鍋,而抽板是拉收式的(以方便散熱),櫃內的高度則是看電鍋大小,大約是38-45公分較佳,電鍋本身並沒有這麼大,但需預留散熱的空間。中間這層則放烤箱,約為離地90-140公分左右。上方再放微波爐。為什麼呢?因為使用烤箱時的都是高溫,要放在你最方便使用的高度,較為安全。而一般家庭使用微波爐時,大都是加熱食物而已,溫度不致於過高,所以微波爐可以放高一點,但也不能太高,得依較常使用者的高度為標準。而電器本身總是不夠美觀,如何在電器櫃前加門片或拉門也很重要。我個人覺得橫拉門比較方便使用,但是拉門需要軌道,因此櫃子的深度需要多8公分,而開門式門片則需要前方的迴轉空間,且若忘記關門會有撞到的危險。
- Aug 29 Fri 2008 18:40
夢想起飛‧到外婆的貝殼灣(二)
- Aug 29 Fri 2008 18:11
夢想起飛‧到外婆的貝殼灣(一)
貝殼灣的規劃案,它不同於其他室內設計案,只單純的室內空間規劃及工程。貝殼灣在澎湖本島的蒔裏海灘,一個荒廢20年的海水浴場。當初考量對我們來說距離遠,又沒有認識的工班,再加上我們公司的人手不夠,預算又少,以及時間又趕,都讓我一再考慮,想到人因夢想而偉大,促使我想去挑戰。所以就告訴自己機會不是隨時都有的,試試看!算是給自己在設計上再一次的考試吧!
去年完成貝殼造型主建物很有特色裡面的淋浴設備也很完整。所以這次規劃的重點是沙灘吧及室內藝術村的規劃。挑高近五米的高度是優點也是挑戰,幾番思考後定案是將它設計為有歐洲風味的小鎮街道,運用色彩來呈現它的特殊風格。
一盞一盞的小吊燈讓空間更加熱鬧,而藝術村的對面則是一個休憩區,沙發、綠樹、燈具,讓來訪的客人也可以坐下來休息或看書。
而外面的走廊,是一區的用餐區,主要以白色單椅為主,黑色的大沙發可讓你躺在上面聽海看星星,用綠色的植物來讓炎熱海邊增加綠意清涼的感覺,完全屏除過是在海邊只能用籐或塑膠的座椅,讓整個空間呈現的是悠閒的度假風。希望給澎湖一些不一樣的感覺,是不是藍、白希臘風外,可以有一些新元素與感覺,讓澎湖更多元了。
荒廢20年的海水浴場,透過重新設計成了澎湖本島最新的觀光景點。重新改造的空間包含了沙灘吧及室內藝術村。
- Aug 29 Fri 2008 14:35
蘋果日報7月18日報導
- Aug 28 Thu 2008 14:14
蘋果日報7月11日報導
- Aug 28 Thu 2008 14:08
設計公司的分類
當你想要裝修房子,在選擇室內設計公司或設計師時,首先,要決定的是該公司或設計師的風格是不是你喜歡的;接下來,得要去了解設計公司的設計費及工程造價: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同一個空間,每個公司的報價卻有高有低?除了工班師傅的價差、材料不同,或全室以木工施作(較貴)與系統櫃(較便宜)不一外,設計公司是套餐式(較便宜)或量身訂做型(較貴)都會影響到設計或工程的報價,但是你知道設計公司的大小也會影響報價嗎?今天就讓我們來談談設計公司的不同類型吧!
一、個人工作室--大部分是年輕設計工作者,自己接案、繪圖、監工(也許辦公室兼做住家),開銷較小,工程的成本相對較低,管銷成本考量不大,案子的利潤可大可小,接案靈活。一般來說,年輕的設計師可能創意多元、有熱情,但經驗較為不足,設計容易傾向好看、創意、流行,卻不夠實用。施工上常會有收尾問題,或是完工後的後續維修不易持續(人手不足),或因案源不足而轉換跑道,但這類工作室的報價會較便宜。
二、3-6人小型公司--成員就是老闆(設計師)、繪圖員或工務+會計,或老闆是業務(設計),老闆娘是設計師或會計的組合。這時公司就有基本的管銷(房租、水電費、薪資……),所以每個案子需要基本的利潤來攤提管銷,但因人員不多,經營成本也比較小,相對他的接案金額比較有彈性。至於工程的收尾及維修則依照各個老闆的個性決定好與壞。
三、7-15中型公司--中型公司的類型很多,但有兩種主要形態,一是公司分設計(老闆也是設計師)、工務、行政部門,另一種類型是老闆擔任業務,請專案設計師負責案件。前者可能是老闆為主要設計師,再請設計師繪圖,轉交工務執行,由於設計、施工分屬不同部門,需要時間溝通,因此工程時間會比較長,也因為部門分開,所以整個工程的品質會比較好,對業主也比較有保障。
另一種可能由專案設計師從接案負責到完工,因為專案設計師直接面對業主,整個溝通會比較順暢,但常會發生設計師答應業主一些未列在估價單上的項目,容易在完工後跟公司有價差問題,所以中型公司的管銷更大,但相對的成本較高(除了固定管銷外,還有廣告費用或人事成本的浪費),所以報價上他們會偏高。但相對的,資源也較豐富(可以養工班),施工的品質較為穩定,也有完工後續服務。
四、15以上大型公司--他們分工更細,設計工務、採購、總務、會計……接案類型以辦公司、廠房及商場為主,一般住家可能用不上,所以不在此討論。